【半月谈第九期】2019年半月谈文章汇总
半月评论点击下载 【半月谈第九期】PDF打印版2019年半月谈文章汇总
1.该政策的关键是获得成就感。
养老金再增加5%,诊疗程序得到优化,石油和电力价格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学校实行随餐制度,出入境证件为“国家机关”...展望2019年,越来越多的惠民政策深入基层,可谓“含金量”。
这些民生政策是否得到妥善执行,如何得到妥善执行,如何给群众以实惠,是一个重大问题。从群众的角度来看,人民对什么是真正强大的政策红包的评价不是基于文件的数量,而是基于真正直接进入人民内心的感觉。换句话说,民生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宏大的叙事,更是一日三餐、一餐饭和一个微笑。民生政策不应该凌驾于群众之上,而应该始终保持一种触手可及和感同身受的温度。
进入新时代,获得感不仅局限于“饱饭、暖衣、零花”的浅层,还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维度的综合评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止境,只有一个新的、持续的起点。”
民生工作量大而广,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教育和就业哪个不复杂,哪个不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社会转型和转型的加速给民生政策带来了新的问题。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给民生政策增加了新的变数。重大社会矛盾的转化对民生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民生领域还存在一些需要弥补的不足。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糟糕的解决方案会抵消获得和幸福的感觉。特别要注意的是,民生政策从颁布到最终通过,离公众还很远。这不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例如,目前一些地方的扶贫工作陷入了“效果悖论”:扶贫不需要很少的努力,群众已经得到了,但他们并不感到强大,甚至感激。
因此,我们不要以为民生政策一公布便万事大吉,但我们必须走出“最后一英里”,以民生意识作为民生政策的最终立足点和检验标准。这需要注意三个问题:有些政策尚未实施,有些政策尚未实施,有些政策尚未实现,有些政策已经实现但尚未感受到。
一些政策没有得到执行。不管有多少好的政策不能实施,它们只会是毫无意义的。实际上,一些官员习惯于“开会而不是做扎实的工作”和“自己唱歌”。他们擅长于形式主义,种植盆景树和设立花架,以及做一些无所事事的工作来玩花。最后,好的政策仍然存在于文件中。没有现实的把握等于徒劳的把握。如果只是口惠而实不至,即使是最好的政策大众也不会感到满意。
它已经实施,但尚未获得。有些没有落实,有些民生政策目标不符合人们的期望,有些民生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漏得很厉害”,有些民生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等等。例如,教育通过“漏人”来帮助穷人,工业通过“建立大家庭”来帮助穷人,金融通过“不允许投资”来帮助穷人。这样,尽管实施了这项政策,公众并没有得到任何感觉或折扣。
有收获但没有感觉。虽然有些民生政策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们仍然不满意。这可能是由于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不对称和群众认知度低造成的。或者是因为有些人盲目地互相比较,期望更多,边际效应就会降低。或者因为有些人吃饱了,其他人只能看着看着,感到不满意。或者是因为人们没有带着情感工作,不温暖人心就无法赢得公众舆论?
与前两种情况相比,过去对“得到而没有感觉”的关注并不多。然而,这种情况在当前的工作中越来越普遍。即使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对民生的投入越多,群众的意见就越多。正如一位基层干部所说,如果政策不透明,工作不细致,执行不真诚,群众就会认为优惠政策执行中有“猫腻”,其他人自然就没有获得更多优惠的感觉。
那么,我们应该把改善民生的政策放在哪里呢?
为了增强习得意识,我们必须强化问题导向。获得感是由问题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并在问题的持续解决中得到提升。直面问题,不断消除劣势,促进利益,是民生政策的应有之义。"安抚人民的方法是检查他们的痛苦."群众受苦,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治疗的对象就应该有针对性。负担得起的住房,负担得起的疾病,负担得起的婴儿...群众通过每一件实际的事情感受到人民生活的温度,并检验政策反应。
为了增强获得感,我们应该合理地引导期望。民生政策目标的确定应当现实、适当、合理。我们必须坚持把尽力和尽力结合起来。我们决不能脱离现实,树立过高的标准。我们不能提高食欲或写空洞的承诺。拓宽舆论表达渠道,开展经常性的社会形势和舆论评价。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和平、善意和博爱的社会心态。政策不会培养懒惰的人,消除不好的指导,调节社会情绪,建立心理防线,并有效地引导期望。
为了增强获得感,我们应该提倡参与和分享。从纸面到现实的政策离不开群众的支持,需要动员群众的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人都受益,都愿意尽自己所能并主动去做,建立一个共同的政府并从中受益。激发观众心态,激发内生动力,形成赏罚分明、共鸣共鸣的良好局面。共享不仅是物质成果,也是公共意识、公共价值和公共精神的共享。手牵手,心连心,参与,你有成就感。
莫言下山没有困难。一座山释放另一座山。惠民政策扎根、蒸蒸日上,只有深入人心,才能赢得民心。只有通过大声喧哗、站起来并获得认可,我们才能让我们的成就感更充实、更安全、更持久。
半个月解释
在新的时代,我们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经过一百年的风风雨雨,五四运动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四精神。最近,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缅怀五四先驱们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
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
要在新的时代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首先必须准确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它集“思想革命、文化复兴、反帝救国”于一体。这是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维护民族尊严、凝聚国力而发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这是一个伟大的启蒙思想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知识的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时期,当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被极大地鼓舞着去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洋务运动到资产阶级改革派的改革,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辛亥革命的领导,他们都在探索国家发展的道路,但都没有成功。正是在“五四”运动期间,在各族各界爱国人士中迅速展开了改造社会、振兴民族的探索。正是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干部的思想准备,推动了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和革命斗争进入历史阶段的条件,推动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推动了对救国救民真理的进步追求,推动了各族各界群众的广泛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伟大征程的序幕。“五四”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以五四运动为新起点,从1919年到2019年,这是一个辉煌的百年变革时期。中华民族从崛起、富裕到强大的大跃进深刻地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只有把五四运动纳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奋斗史之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理解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意义。
弘扬爱国主义,追求真理,追求进步
五四运动起源于救亡图存,爱国主义是其起源。五四运动实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结合。进步是它的内涵。在五四运动之前,民主和科学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追求。五四运动使它得到了更充分的宣传和体现。因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群体,形成了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五四运动得到当时人民的广泛支持,正是因为它激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热爱。“爱国主义、进步、民主和科学”有一个共同的来源,那就是爱国主义;他们都在扮演一个共同的角色,那就是探索拯救国家和人民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弘扬五四精神,必须唤起追求真理和进步的意识。五四运动改变了过去只有革命者觉醒而没有觉醒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实现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聚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今天,五四精神始终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联系。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把爱国主义变成一次乡村之旅。
继承和发扬持久斗争的伟大传统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继续奋斗、胜利前进的100年。这是中国青年人用自己的青春创造一个年轻的中国和一个年轻的国家的100年。”
2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也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没有人会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回顾百年的奋斗历程,历史的启示激励人们勇往直前: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必须通过自己的英勇斗争来实现。
3今天要发扬五四精神,就必须继续发扬长期奋斗的伟大传统。只有保持奋斗和奋斗的精神,把奋斗作为青年时代最美丽的背景,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努力工作,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4在弘扬五四精神、不背负时代重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刻把握新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和方向,把握新时期中国青年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期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一道,实现‘两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明确的结论为中国青年在新的时代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他们斗争的坐标。
5今天,新时期的中国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佳时期。他们不仅面临着在生活中做出贡献的难得机会,而且还肩负着“天降大任于斯里兰卡人民”的时代使命。“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的祖国”,“承担时代的责任”,“勇于追求完美”,“实践优秀技能”,“实践道德修养”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大希望,新时期的中国青年将在新的时代弘扬“五四”精神。他们将把他们的一生奉献给真正的感情和顽强的斗争。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勇气成为时代前沿的开拓者、拓荒者和奉献者,他们将能够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奉献的过程中,使他们的青春焕发出更辉煌的光彩。
《半月谈》是新华社主办、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的面向基层读者的党刊,旨在加强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它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指定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政的参考读物,被誉为“中国第一杂志”
公务员考试网务员报名入口官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