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当前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原本社会上应该是“四海无闲人,青年皆就业”的图景。可现实恰恰相反,当前青年“慢就业”“主动不就业”现象日益凸显;甚至出现了“蹲族”和“躺平族”青年,他们拥有一手“好牌”,被人寄予厚望,但却自我放弃、甘当社会的隐形人,一“蹲”即可、一“躺”了之。这种自外于传统主流观念的青年处世方式,值得引起社会的重视;否则,会给社会的发展埋下一颗隐患的种子。 蹲也好、躺也罢,这都是对待生活一种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不仅会让他们自身意志消沉、每日浑浑噩噩的度过,慢慢丧失了信念和人生奋斗的目标,同时也会给他们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除此之外,青年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他们成长关乎到我们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青年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同样,回顾过往,我国今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就是靠的一代又一代的拼搏奋斗。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两弹元勋邓稼先、让我们国人牢牢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的袁隆平、奋战中抗疫一线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还有所有为国家发展付出巨大贡献的普通人们,比如疫情期间的最美逆行者们,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员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就是新时代的年轻人。由此,我们能够深深的体会到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所以,在今天社会中出现这些“蹲族”和“躺族”青年群体,必须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肩负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国梦而接续奋斗。 当然,这些群体的出现也有着社会深层次的经济背景。一方面,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行业发展遇到转型升级、空间受限,经济发展朝着高质量不断迈进,经济增长出现了换挡降速的情况;加之青年群体对自身要求的提高和高校的扩招但是却又没有更多的职位但接受这些高学历人才,最终导致出现了社会“内卷”。另一方面,我国经济逐年攀升,民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因而人们有权利、有能力来选择自身想过的生活,比如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由此,社会中出现了“蹲族”和“躺平”青年群体,既是对社会压力的一种消极对抗,也是依靠前期积累和依赖父母生活的啃老行为。 当然,出于个人现实情况而选择慢就业、慢生活我们可以理解,但如果是以此为借口实际消极人生,充当啃老族那就另当别论,必须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珍惜韶华,不懈奋斗。 首先,年轻人应该调整好心态,积极的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同时应要立大志,立鸿鹄志,有了志向也有了奋斗的动力。 其次,家长需要关心这些青年,切不可只是一味的口头施压,这势必会适得其反;而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帮助子女分析眼前的困境,分享“过来人”的经验,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的信心。 再者,学校在学生上学期间也应积极的引导,让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人生观,并且要多多给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以及多开展一些关于人生选择的讲座,让青年学子能够充满正能量,充满干劲和热情。 最后,政府也应该坚持深化改革,做好放管服等工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激发市场潜能,给予我们如今的青年人提供更多优质的岗位和创业的环境;除此之外,政府也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企业正向发展,消除就业乱象和职场乱象;控制好房价物价,降低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鼓励企业不断下沉,让学子们不用远离家乡也能够实现人生理想。 【模拟试题】
在浙江省宁波市D村,每个月10号和25号是村里的固定说事日。村民有了矛盾和纠纷,就摆到台面上说清楚、讲透彻。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探索,推动乡村普法守法,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一、提炼话题,给予评价: 各位考官,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八五”普法规划启动之年,答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道“必答题”,就要在法治乡村建设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实现从有形全覆盖到有效全覆盖,从而促进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二、结合实际分析意义: D村的固定说事日,能及时消除村民怨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村民可将彼此的矛盾,面对面沟通清楚,避免掉了还需要找干部去解决的麻烦,从而也减少了与干部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此外,更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 三、结合实际分析问题/挑战: 第一,国家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存在偏差。国家政策具有宽泛性的特点,有时对于具体的实施方法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正因为此,就为有些地方的“因地制宜”提供了空间,对于上面下达的政策,部分官员觉得对自己有利的就坚决执行,而对其不利的就想方设法回避。 第二,基层民主建设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不健全。尽管目前大多数省份已经根据《村委会组织法》制定了地方的相应法规来规范其辖区内的村委会选举,村委会选举制度也都已经建立起来,但是选举的质量并没有太大提高,距离真正规范的民主选举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满,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实践。基层民主的发展是一项实践性的工作,这项工作每天都会有一些新变化。然而,由于我们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制度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践,从而影响了基层民主的发展,也给基层民主建设带来了难题。 第三,农村民众的民主意识薄弱。无论城乡,不少人往往持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有这样的心态,与自己无关的事最好不问。 四、提出对策: 因此,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基层自治问题: 首先,监督落实政策执行。充分发挥全国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的监督职能,加快政府政务信息公开、财务信息透明化进程;此外,应充分利用网络监督机制,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全方位的监控和打击。 其次,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建设制度。一方面要打击与治理贿选问题,细化有关法律制度依据;另一方面,要严格规定选举的程序和操作步骤。同时兼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 最后,加强农村民主建设,提高村民民主意识。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升农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及政治的渠道、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此外,村委会要认真履行职责,让农民参与规范化的村民自治过程,通过让村民亲身体验,积累自治的经验,从而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