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一项迫切任务就是稳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 就业稳,则大局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稳住就业,才能稳住人心,经济社会发展才有澎湃动能。据了解,2020年就业形势将保持总体稳定。但总量压力依然存在,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多,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小压力。 可换个角度看,巨大的就业需求、人才规模,何尝不能变压力为动力?用好了、用对了,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力。疫情考验下,庞大人口规模和人才资源,依然是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重要支撑。每个人的积极性、战斗力都被调动起来,抗击疫情的合力就能不断汇聚。说到底,抓防控、抓发展,关键在人。稳就业,不是稳数据的变化,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靠前服务,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聚民心、聚合力的实际体现。 就业稳则人心定、家庭和、社会稳、国家安。尽管已经连续7年新增就业超1300万,但我国依然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人流控制、人员隔离、延迟复工……疫情让一些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了困难,政府必须以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主动作为、精准施策,有效应对经济环境的新情况、新变化,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提到“稳住就业,才能稳住人心,经济社会发展才有澎湃动能”,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下功夫稳就业鼓实劲谋发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就业不是一串串数字,而是最大的民生。当前,党中央审时度势,把“稳就业”摆在做好“六稳”工作首要位置。而正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我们,迫切需要下足功夫稳就业,鼓足实劲谋发展。 稳就业为个人生活打基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而工作是满足这五大需求的重要途径。劳动收入供养衣食,满足生理需求;工作报酬持续稳定,满足安全需求;同事关系融洽和睦,满足社交需求;事业成就赢得尊重,满足尊重需求;工作实现人生价值,满足自我实现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做好稳就业工作,不仅能为个人提供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更能增强人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让人们活得更精彩,更有尊严。 稳就业为经济发展谋长远。快递小哥作为疫情期间的“逆行者”,为互联网消费提供保障;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建设者,为现代化城市奠定基础;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创业者筚路蓝缕,打通中国经济的微循环。就业,将每个人的奋斗汇聚成经济发展的动力。疫情影响下,多数企业生产停摆,贡献了全国八成就业的小微企业一部分甚至面临倒闭危机。面对此种情况,江苏省先后明确“五个不准”“三个不能”,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困难;浙江陆续出台“浙江17条”“浙江18条”,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一系列保就业、促生产政策的出台,为身处疫情风浪中的企业装上“压舱石”、吃下“定心丸”,能够助力经济健康发展。 稳就业为社会安定固根本。孟子有言:“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只有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反之,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容易引发违法犯罪等问题,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美国而起的经济危机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数千万人经历长期失业和社会动乱,为二战爆发埋下伏笔。“前车覆,后车戒”,稳就业作为社会安定的基础,不管何时都应放在首要位置。这就意味着,政府一方面要持续扩大就业规模,保持就业趋势总体平稳,另一方面必须以社会政策托底,加强失业保障,如此方能为社会运行发展提供安定的环境。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就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如今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要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上完成预期目标,更当“就业优先”,统筹“六稳”工作,以“稳就业”为支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