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落实学校秋季学期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介绍_资讯 - 公考资讯

[复制链接]
查看: 871|回复: 0

北京市落实学校秋季学期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介绍_资讯 - 公考资讯

[复制链接]
查看: 871|回复: 0
[db:作者] 楼主

1693

主题

0

回帖

3393

积分

司长

积分
3393

QQ

[db:作者] 2022-3-31 18: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秋季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市委书记蔡奇同志专门提出“要制定校园防疫加强版措施”的要求。北京教育系统严格落实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要求,严格落实“四方责任”,部门加强协同,家校社一道,确保秋季开学平稳有序,疫情防控扎实有效。下面,我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返京返校要求、压实各区各高校责任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迅速应急响应。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点散发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总体要求,北京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工作机制,部署秋季开学准备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联防联控。教育与卫健疾控部门密切联动,于8月11日向各区各高校印发《北京教育系统2021年秋季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并于当天在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第238场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做到及时向社会公开到位、向学校部署到位、让师生家长知悉到位。按照国家卫健委、教育部最新版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改完善高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建议并印发。加快12-17岁学生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对各区各高校2021年秋季开学准备和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细落实。
二、明确返京返校要求
目前,境外疫情持续高发,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输入风险、防控压力仍然较大。考虑到学校场所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我们坚持比社会面防控更加从严从紧的原则,提出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明确的返京返校要求。
例如,凡是有过出京史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除了要不折不扣落实北京现有防疫措施外,还要在京满14天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
在京外低风险地区的高校师生员工和新生,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绿码和行程绿码方可返京返校和到校报到。在京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及14天内有该区域旅居史的高校师生员工及新生,推迟返京返校和到校报到;待所在区域降为低风险地区后,返京前进行14天健康监测,健康监测结束后可以返京,但需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抵京当日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持健康绿码和行程绿码方可返校和到校报到。
三、压实各区各高校责任
一是严格校园管理。做好校园封闭管理,严格入校人员验码、测温、登记、查证和落实每日巡查、值班值守等工作。落实好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日常通风、环境清洁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强化食堂及冷链管理,预防诺如病毒等其他类传染病。高校恢复防疫健康观察点设置。例如,清华大学要求学生到校后严格遵守学校疫情防控和进出校园管理等规定,坚持“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离京”。
二是做好人员管理。严格落实请销假审批手续,动态掌握京内外师生员工出行等情况;加强师生员工的健康监测和分类管理,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一年级新生,“点对点”提前建立联系,对保安、保洁、食堂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坚持每日健康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制度。例如,北京建筑大学充分发挥“校园大脑”信息化平台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实时了解师生员工身心情况并及时提供帮助。
三是做好教学安排。各区、各高校在做好线下教学的同时,积极做好线上教学准备,确保开学后居家不能返校的学生在家如在校,同标准、同进度、同质量地进行学习。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指导、学习帮助和心理辅导,鼓励其加强户外锻炼,确保身心健康。例如,北京汇文中学围绕开学和疫情防控,集团各个校区之间联动,统筹做好人员、课程和课后服务各项工作安排。
当前,本起京外关联疫情得到全面控制,这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我们所有师生员工和广大家长朋友们的支持和付出,借此机会也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北京教育的宣传和支持。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统筹做好秋季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与广大师生员工和家长朋友们一道,慎始慎终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在校园内传播,共同织密学校疫情防控网,共同筑牢学校防疫屏障,共同守护师生生命健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93

主题

0

回帖

3393

积分

司长

积分
3393

QQ

充值学币
秒冲到账永久有效不清空

QQ|QQ客服 : 341422094|问题咨询 / 信息举报 / 侵权删帖|网站地图|公务员论坛 |

GMT+8, 2024-11-23 19:48 , Processed in 0.0939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