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林忠钦:加快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改革_资讯 - 公考资讯

[复制链接]
查看: 983|回复: 0

全国政协委员林忠钦:加快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改革_资讯 - 公考资讯

[复制链接]
查看: 983|回复: 0
[db:作者] 楼主

1693

主题

0

回帖

3393

积分

司长

积分
3393

QQ

[db:作者] 2022-3-31 18: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5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方兴未艾。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接受人民网专访,就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应当如何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带来变革性影响
人民网:过去一段时间,网友对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讨论很多。您认为,新技术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带来哪些影响?
林忠钦: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技术核心,是对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技术的全面优化和深化。在计算技术已经深度渗透的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将赋予“计算”一词以全新的意义;在计算技术尚未占领的新地带,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会带来前所未见的影响与冲击。
第一,以5G、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大数据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被实时数据化,必将释放出不可估量的创新业态潜力。
第二,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控制科技的进步,会大量替代高阶劳动,进一步释放闲暇时间,为人类自我实现提供新的平台。
第三,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为代表的未来科技,或将智识与情感数据化,在“他者”的创造中教会人类更深邃地理解自己。
总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产生变革性影响,这种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其中当然包括对大学的功能特别是其根本职能——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对大学培养人才提出哪些新要求?
人民网:您刚刚提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大学人才培养会产生深远影响。您觉得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于高校培养人才来说,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林忠钦:首先,要应对知识更新速度带来的挑战。科技发展的摩尔定律使知识更新速度已经超出大学知识传授体系更新的极限速度。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计算力爆炸,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差距。大学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滞后于实际的科技发展需求已成为无法避免、不可逆转的新常态。面对这样的新常态,就更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
其次,要应对学科体系变化带来的挑战。人工智能、5G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技术的“赋能万物”特性,既为各个领域研究能力跨越式提升提供了更高效的技术工具,也进一步加剧了未来学科体系的交叉、融合与新生。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更加多元的需求,培养学生更具兼容性的知识体系,我国的大学专业学科设置正不断从精细划分向大平台宽口径转变,但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学科融合趋势相比,我国当前的学科设置仍有很大的改革布局空间。
长远来看,未来的学科布局设置与当前相比一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我们现在看五十年、一百年前的大学学科设置一样。因此未雨绸缪、与时俱进地规划更加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的专业设置,是培养适应面向未来事业需求人才的重要支撑。
第三,要应对科学伦理问题带来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风险,其背后还有许多新出现的科学伦理问题。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例,一方面,它可帮助公安部门迅速追溯、追踪案情,将犯罪分子尽快缉拿归案,还社会以正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对个人隐私也造成了新的威胁。越是先进的技术,在被不当使用时对社会的威胁也越大。
大学生终究是要融入社会的,学校的职责不仅是让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使命与价值,让他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所学科学技术背后的使命与价值,这就需要大学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是大学最根本的任务,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上,就是要加强融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建设,将责任教育、伦理教育与美学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高校在战“疫”中彰显责任与担当
人民网:高校汇聚了大量人才与科技资源,您如何看待战疫中的科学力量以及高校发挥的作用?
林忠钦: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科技的策源地和思想的引领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在驰援抗疫前线、检测试剂和疫苗研发以及抗疫知识传播、壮大抗疫正能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来说,一是医护员工驰援抗疫前线。疫情发生后,我们学校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相关医护员工,以“国有难,召必应,战必胜”的英雄气概,冲在抗疫最前线。自除夕以来,569名交大白衣勇士驰援武汉,占到全市援鄂医疗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13家附属医院在医护员工不辞辛劳、无私奉献,为守护在沪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弘扬广大医护员工应勇抗疫精神,学校设立“校长奖”特别奖,于学校建校124周年大会上,为驰援抗疫前线医务员工发放奖励证书,向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积极宣传他们爱国之情和拼搏之志。
二是加强科技助力抗疫一线。学校发挥多学科优势,成功研发了自主移动消毒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移动式医疗垃圾焚烧方舱等一系列成果在武汉等抗疫一线进行应用。与此同时,学校研制实现了产业化的纳米磁性载体,为上海之江生物研发的国内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防疫第一线和各地医院、疾控中心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人工智能领域,电信学院和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等成功研发的对话式疫情排查机器人,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预测新冠疫情未来发展等。
三是发挥资政启民智库作用。疫情发生后,学校主动设计“新型冠状病毒防治”专项软课题,加强理、工、文、医的交叉融合,设立鼓励广大教师和医护人员围绕国家疫情的发生与演变、防控与管理、社会影响、疫情后评估等方面的问题和难点开展研究,为国家疫情防控及后期需解决的问题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学校通过主渠道报送专报400余篇,内容涵盖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建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城市治理、疫情数据管理与公布机制、疫情引发的社会舆情风险、疫情国际影响、疫情中的法律监管、疫后经济建设、疫情中民众心理调适及疫情防控科普等诸多方面,许多文章也被主要媒体转发报道,在资政启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本次疫情也让全世界更加深刻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们学校医学院与爱丁堡大学联合成立全健康研究中心,目标围绕人类、动物和环境领域之间的重大健康领域和治理系统,重点聚焦三者之间交叉的“盲点”和“难点”,发展“全健康”学科体系。
大学如何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改革?
人民网: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面对新技术新挑战,就人才培养话题,您认为高校还应从哪些方面发力?
林忠钦:面对新技术新挑战,就人才培养的方面,我们要更加坚定自信,更加重视质量,更加突出贡献,强调以价值引领为核心,关注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落实价值引领,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学校要强调以“价值引领”为核心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改革,加强学生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要大力推进课程的“挤水铸金”,同时要加强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第二,实施人才战略,打造德才兼备教师队伍。强化对导师的思想政治引领,将对导师的师德师风与学术道德要求贯穿于选聘、晋升、考核等各个环节。加强人才的引育并举,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学校要培植大师孕育大师,转身遇见大师的育人文化。
第三,加强科研创新,要鼓励学生在科研上永攀高峰。要开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所创造的知识能够造福于人类;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使中国的文化能够更多的影响世界。
第四,加强就业引导,倡导学生与祖国同行、与强国共进。鼓励学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学术研究,我们学校设已经有一批优秀的研究生通过参与导师的重大科研项目,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为交大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召开就业引导大会,鼓励学生赴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推进高水平学术就业,倡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进程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93

主题

0

回帖

3393

积分

司长

积分
3393

QQ

充值学币
秒冲到账永久有效不清空

QQ|QQ客服 : 341422094|问题咨询 / 信息举报 / 侵权删帖|网站地图|公务员论坛 |

GMT+8, 2025-1-24 01:29 , Processed in 0.0761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