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类模式 职教扶贫更精准_资讯 - 公考资讯

[复制链接]
查看: 1248|回复: 0

聚焦五类模式 职教扶贫更精准_资讯 - 公考资讯

[复制链接]
查看: 1248|回复: 0
[db:作者] 楼主

1693

主题

0

回帖

3393

积分

司长

积分
3393

QQ

[db:作者] 2022-3-31 18: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职教扶贫目前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实施、各类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的局面。通过各类职业教育活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帮扶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帮扶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东西职业院校合作扶贫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探索新时代下职业教育扶贫新模式,助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日前,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我国职教扶贫工作进行了详细调研,归纳总结出五类职教扶贫模式。
模式1:扶人才
该模式适合职业院校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利用自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势,根据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育。该模式下,职业院校可以向贫困对象提供符合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资格证书课程、技能教学项目,可以选配职业技能导师,对扶贫对象开展专业、精准、创新和个性化培养。重点在于职业院校以推进教学资源的本地化为目的,对扶贫对象进行适应性优化帮扶,提升扶贫对象的综合竞争力。
“扶贫先扶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职业院校既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经验,同时肩负着服务企业和社会,培养实用人才的重任。因此,立足职教资源,与政行企对接,深化产教融合,定向培养人才,成为职业院校最直接最常见的教育扶贫模式。
根据贫困地区产业需求,职业院校发挥联盟和平台的作用,融合多所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优质资源,确定扶贫方向,制定扶贫举措,确定资源投放主体,定向开展教育扶贫,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育,逐步形成连点成面、以点带面的扶贫工作局面。
与普通培训不同,教育扶贫不但要将目光放在培训本身,更要放在培训目标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潜力上,为贫困学生选配合适的职业技能导师,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突出发展个人的一技之长,使贫困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艺,并以此为基础培养未来的职业迁移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个人脱贫带动家庭脱贫。
【案例1】
浙江是全国电梯生产大省,电梯维修保养服务跟不上巨大的市场需求,电梯安装、维护和维修方面的专业人才存在着巨大的“缺口”。针对这种情况,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搭建“校校企”合作平台,在对口支援院校选择贫困学生免费来杭学习电梯安装、维修与保养技术,2个月后,安排到杭州西奥、西子奥的斯、通力等电梯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习,毕业后到生源地就业,给予杭州标准的薪资。
模式2:扶文化
该模式适合文化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偏远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环境的地区。这些地区公共文化效能较低,缺乏模范带头人的积极宣传。职业院校可以以具体贫困对象的文化基础建设作为重点,构筑“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发展”的工作格局,把更多精力、资金投向贫困村镇,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生活化、本土化。
“治贫先治愚”。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客观原因之外,同群众知识贫乏、观念滞后、视野狭窄、思维陈旧有密切关系。文化扶贫,就是要革除贫困者因贫守旧的贫穷文化,用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改造旧的、迂腐的文化价值观念;用文化充实扶贫内涵,提升群众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
在职教文化扶贫工作中,职业院校把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投放文化娱乐设施,筑牢贫困村的文化阵地,帮助贫困地区培养文化人才,提升贫困地区的“文化造血”能力。职业教育文化扶贫特别注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党对农村文化扶贫工作的领导。
职教文化扶贫注重搭建和完善多元文化活动载体和平台,结合贫困村和农民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文化团体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质量。特别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集市这个文化宣传阵地,搞好集市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和建设,为农民赶集购物娱乐提供干净、整洁、有序的良好环境;利用集市人员聚集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积极的、正能量的各类演出、宣传;利用节假日,尤其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挖掘和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欢庆活动,让集市成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和水平的重要平台。
职教文化扶贫中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力量,发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在重点人和重点事上取得突破,培育一支有号召力、有凝聚力、受乡村群众欢迎的基层文化宣传中坚队伍,强调农民的“主场”和“在场”,同时通过制度建设管理好农村文化队伍,保证这支队伍的新老交替和永葆活力。
【案例2】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人民政府签订对口帮扶框架协议,助力牙屯堡镇打赢脱贫攻坚战。牙屯堡镇文坡村由5个村合并而来,当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500余元。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根据自身专业和人才优势,以文坡村为重点,开展乡村风貌或公共设施改观设计,结合当地非遗特色,帮助打造“田梅”侗锦品牌,创建“侗锦之乡”。同时,还通过组织教授、专家前往当地指导发展,开展乡村工匠等技能培训,指导贫困户在电商平台开展线上推广销售等方式,协助贫困户解决生产、销售难题,助推“山货出山”。
模式3:扶产业
该模式适合生态环保基础好,农业或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产业集中,具有特殊资源和乡村传统产业的贫困乡村。这些贫困地区通常具有产业门槛低、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成本偏高、市场信息不畅、品牌建设滞后,产品“运不出、卖不掉、价不高”等特征。职业院校可以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机械技能培训等项目,将现代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要素引入贫困地区,促进其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
职业院校与产业联系紧密,具备扎实的产业发展思路,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的产业打好特色牌,形成规模化,提升附加值,增强竞争力。职业院校在充分尊重和了解本地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帮助制定整体合理的发展规划,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将产业扶贫与科技扶贫相结合,将现代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要素引入贫困地区,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
脱贫的根基在产业,难点在增收。职教扶贫通过培训新农村建设村级带头人,发挥领头雁的引领作用,促进贫困农民脱贫增收。职教扶贫帮助贫困户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这些新型经营主体主导的产业体系中,由有竞争力的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职教扶贫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通过扶持、培育、引进等方式,帮助各贫困村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成立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结成股份合作的紧密联结,或订单、购销合同等半紧密联结,使贫困户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加快增收脱贫步伐。同时帮助各贫困村建立可以吸纳贫困户的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建立以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贫困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及农民家庭财产入股、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股权合作等股份合作经济组织。
产业扶贫是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转变的主要方式和核心举措,产业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更加接地气、重发展。职业院校要立足产业,联合当地部门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以明确的目标、对路的政策、有力的举措、扎实的行动,积极引导贫困户加入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实现“抱团”发展。
【案例3】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水头村建立帮扶结对关系,一方面通过扶志行动和技能培训为水头村的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与智力支撑,一方面以资金投入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帮助当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学校还派出旅游管理专业科研团队到水头村开展旅游资源调查,编制水头村乡村旅游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吸引旅游投资企业、拓宽农民增收路径创造条件。
模式4:扶经营
该模式适合农村电子商务起步阶段地区。贫困地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统筹引导,电商人才稀缺,市场化程度低,缺少标准化产品,贫困群众网上交易能力较弱。职业院校可以采取学习培训、下乡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返乡青年、贫困户、创业大学生、合作社负责人、乡镇村电商服务点负责人等参加电子商务培训,指导电商从业人员创业,帮助当地农民销售农副产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交易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已成为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商贸流通、带动创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动力。但从总体上看,贫困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统筹引导,电商人才稀缺,市场化程度低,缺少标准化产品,贫困群众网上交易能力较弱,影响了农村贫困人口通过电子商务就业创业和增收脱贫的步伐。
职业院校及时应对这一问题,将扶贫对象和焦点放在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方面,开展贫困地区电商人才培养,输送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专业电商人才。面对层次多样、文化基础差异大的受训对象,采取学习培训、下乡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面向返乡青年、贫困户、创业大学生、合作社负责人、乡镇村电商服务点负责人等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指导电商从业人员创业,及时进行跟踪孵化。职业院校还让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志愿者帮助扶贫地村民创建电商销售平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帮助了当地农民销售农副产品,从而构建一个新型的营销模式。
电商扶贫面临的困难,还包括网络基础落后、快递物流不发达、农产品质量不达标、人才匮乏等。职业院校坚持问题导向,从打基础的事情开始,如加强人才培养,真正扶上马,再送一程;破解快递物流问题,树立协同共享理念。特别是将“手”伸长,从卖农产品延伸到改造农产品生产体系,推动供给侧改革,打通供应链、创新产业链、重塑价值链,形成脱贫攻坚的“组合拳”,让贫困群众“淘”出一条精准脱贫路。
【案例4】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团队帮扶婺源县里官亭村设计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模式,形成精品化、定制式的品牌市场战略。在乡委和村委的支持下,团队组织村民众筹成立农村合作社,同时在县域范围募集社会资本,成立零售端“众望”有限公司,注册了“刀耕火种”商标,突出产品的原生态特色。合作社采用原生态方式养殖和种植,通过摄像设备监控和拒收约束机制,实现生产过程“一原四无”(原生态、无农药、无添加、无激素、无抗生素)。依托微信公众号,讲好扶贫故事,吸引一批具有情怀的深度粉丝人群。该品牌目前在江西省已小有名气。
模式5:扶志气
该模式适合家庭相对贫困、受教育程度较低,由于自身的缺陷,很难参与劳动生产的残疾人群体。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助残扶技创业,助农助残培训,举办大型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建立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培训班等项目,增加残疾人收入,手把手传授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
残疾人是社会的特殊困难群体,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关注对象。残疾人群体的文化水平较低、劳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不足,很难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总体的就业层次和水平较低,就业稳定性不强,很难实现全面脱贫。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残疾人群体受教育水平偏低是根本性的问题。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教育先行,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普遍共识。
为保证残疾适龄青少年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能顺利入学,职业院校采取“一人一策”,放宽资助条件、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和经济困难残疾家庭学生提供助学金。同时做好建档立卡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学生扶贫措施梳理、脱贫成效反馈、跟踪结对帮扶等工作。残疾学生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就读,需要克服心理自卑,为此职业院校设立残疾贫困学生特殊心理帮困项目,为他们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以自己的潜能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通过心理扶贫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职业院校还与政府和残联携手合作,关爱扶贫地区的社区和家庭,本着“帮助一名残疾人就业,成就一个幸福家庭”的理念,引导和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参加电器装配、插花、计算机、营养师、网店经营、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班,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案例5】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选派优秀师生团队进驻贫困地区,与当地残联、商务局、供销合作社等机构联手,开展助农助残培训,手把手传授残疾农民网上就业创业技能。2015年至2018年间,在田东县、横县、上林县等开展10多场“电商知识下乡”专项培训和6期“残疾人网上就业创业”培训,同步推行专业学生助学帮扶,帮助学员不仅系统学习了电商基本概念、网上开店流程、商品推广与营销等专业知识,还有结合项目进行操作实践。培训结束后,每位残疾人学员基本能够熟练掌握并开设自己的网店,走出创收脱贫第一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93

主题

0

回帖

3393

积分

司长

积分
3393

QQ

充值学币
秒冲到账永久有效不清空

QQ|QQ客服 : 341422094|问题咨询 / 信息举报 / 侵权删帖|网站地图|公务员论坛 |

GMT+8, 2025-1-23 06:01 , Processed in 0.0803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