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 【半月谈第六期】2019年半月谈文章汇总

[复制链接]
查看: 7581|回复: 1

[申论] 【半月谈第六期】2019年半月谈文章汇总

[复制链接]
查看: 7581|回复: 1
黑马论坛 楼主

1万

主题

475

回帖

738

积分

匿名族

积分
73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黑马论坛 2020-3-8 22: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半月谈》是新华社主办、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的面向基层读者的党刊,旨在加强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它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指定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政的参考读物,被誉为“中国第一杂志”   


  半月讲解

  2  基层减负年,负担如何切实减下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制定了硬杠杠,提出了硬措施,着力为基层干部减负。一起来看看,这份《通知》给基层干部送来了怎样的“及时雨”?

  转变政绩观是根本

  《通知》围绕为基层减负,聚焦“四个着力”,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现象、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务实管用的举措。

  其中,最为基础性的要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很多基层干部和学者专家已经指出,在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等现象,根源就在于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评价干部工作,不在于总结写得好不好、汇报得好不好,而在于是否真担当、干实事、见实效。

  文件会议太多,要减

  开会、发文是我们党作决策、抓落实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比较突出,《通知》在这方面定了一些硬杠杠。一是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明确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首先从中央层面做起,省市两级都要大幅度精简。二是明确中央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地方和部门也要按此从严掌握。作出量化规定,目的是倒逼改进文风、提高文件质量。三是提出地方各级、基层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文件,可结合实际制定务实管用的举措,除有明确规定外,不再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这一规定,是为了解决照抄照搬上级文件、层层发文的问题。四是强调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对防止层层开会作出规定。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传达学习上级精神照本宣科、泛泛表态、刻意搞传达不过夜这些问题,提出了“三个不搞”的禁止性要求。

  督查过多,也要减

  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基层久有烦言。为基层减负,首先要抓好去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落实工作。目前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从900项精简至159项,清理率达82.33%,各省区市从12771项精简至3493项,清理率达72.65%。接下来的工作则是如何确保精简不反弹,不出现改头换面、卷土重来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通知》进一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计划管理,继续严格控制总量。

  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这是总书记关心的整改重点,《通知》对于解决过度留痕的问题也给出了明确方案,提出了几项具体要求。一是强化结果导向。考核评价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么样,而不是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论英雄。二是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通知》明确规定“三个不得”,基层深感苦恼的层层报材料、突击报材料,以批示当落实,靠截图视频证明工作实绩等情况,都在“不得”之列。三是针对有的地方和部门搞“责任甩锅”,要求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通知》还要求对涉及城市评选评比表彰的各类创建活动进行集中清理,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

  让担当不再是“千斤担”

  2018年,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此番《通知》对如何解决干部不敢担当作为的问题给出了更为明晰的安排。

  简言之,《通知》提出的干部管理原则,是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对于很多想尝试创新的干部来说,问责风险一直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此次《通知》进一步强调,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真正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将针对问责不力和问责泛化简单化等问题,作出修订。此外,正确对待被问责的干部,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干部,符合有关条件的,该使用的要使用。制定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改进谈话和函询工作方法,有效减轻干部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把“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具体化,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此外,《通知》还对基层干部送出“福利礼包”。其中指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

半月评论
 1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保障好民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全国两会落下帷幕,民生政策如何落地成为各界关心的焦点。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做好民生工作尤为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医疗、就业、教育、扶贫、养老……翻开报告,与民生相关的内容目不暇接,民生工作被摆在了突出位置。这些内容靶向精准,针对性强,呼应了群众关切。

  就业是民生之本。自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就业优先的“动员令”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给出解决就业问题的“定心丸”,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这体现了中央对就业的高度关注,抓住了民生改善的“牛鼻子”。

  教育是国之大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这些政策直指教育领域老大难问题,让人充满期待。

  医疗关系国民健康。针对癌症和常见慢性病,报告提出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并要求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通过医疗、医保、医药等方面综合发力,群众的就医负担有望得到缓解。

  政府工作报告总揽事关全局的民生工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同时,关注群众身边的烦心“小事”:婴幼儿照护写进报告;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可以说,两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装着近14亿人的民生,相关政策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为全国人民送出了一份可观的民生大礼包。

  任务书已经下达,关键在于落实。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减税力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难度必然加大;同时,只有民生稳了,才有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因此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也在提升。

  一方面,民生问题面广量大,性质类型多样,产生原因各异,解决起来既需要责任和投入,又需要时间和耐心。民生领域改革政策性强、利益调整复杂、社会关注度高,需要精心研究、周密安排、扎实推进,这些都难以做到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人民群众期待更高的生活品质、更好的生态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都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政绩导向等都要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全面提高做好民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要把群众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民生政策落实得好不好、实不实的关键。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做好民生保障务求尽力而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键小事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做好民生工作也要量力而行。过好日子理所应当,但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动辄以最好最大最高吊高群众胃口。要坚持将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上,防止过度福利化导致效率低下、通货膨胀、收入分配恶化,防止“过山车式”大起大落,让百姓过上稳定可持续的好日子。

  当前,民生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群众越来越关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公平正义。这要求在治国理政上守住为民务实清廉的底线,在改革发展上守住安全稳定和谐的底线,在执法司法上守住公平正义合法的底线,在环境保护上守住生态文明美丽的底线。

  民生关系民心,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表示,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这显示了中央做好民生工作的决心。要用绣花功夫,抓好细节,把钱用在刀刃上,防止民生工程搞成只为迎合上级的“景观工程”,真正让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半月调查

3  坏了没人修,入冬要“冬眠”:农村改厕,“细节”不当成摆设

  小厕所事关大民生,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部长通道”上表示,今年要推动全国3万个村庄、大体上1000万的农户实现改厕。

  宁夏是全国较早进行“厕所革命”的地区,自2016年以来,全区共改厕6.3万户左右。半月谈记者最近在宁夏采访发现,不少实现改厕的农户生活环境好了,如厕方便卫生了。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新厕所由于使用不当、把关不严、条件不足等原因,建好了却不实用、不能用,成了摆设。

  有的马桶与厨房同处一室

  去年,石嘴山市平罗县宝丰镇新渠村完成60多户集中式污水处理及改厕。为了改厕,村民李少云专门为冲水马桶、太阳能淋浴腾出一间房子,并给房间通上暖气,今年开春他还打算把房间好好装修一下。

  李少云说,改厕自家只出了300多元,冲水马桶用着很方便,冬天上厕所不用挨冻,夏天也不会臭气熏天、苍蝇满天飞,虽然装修卫生间、浴室会有些花费,但家里的生活环境好了太多,很值得。

  不过并不是所有农户都像李少云家。在新渠村,半月谈记者随机入户发现,部分家庭的马桶没有单独的隔间,甚至有的与厨房同处一室,暂时无法使用。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宁夏对农村改厕每户补助2000元。改厕模式上,主要有分散式污水处理及改厕、分散式无污水处理及改厕、集中式污水处理及改厕3种,污水处理主要依靠生物菌技术。

  相比新渠村这样的集中式改厕,分散式改厕使用率偏低的问题还要突出一些。改厕刚两年,吴忠市利通区板桥乡任桥村村民丁学文便把家里的马桶拆掉了。他说,马桶用多了有异味,以前只是孙子晚上用,去年马桶抽不上水他又不会修就拆了,现在全家用的是院子外临时搭建的旱厕。

  石嘴山市平罗县通伏乡新丰村去年分散式污水处理及改厕60户,半月谈记者随机入户5家,发现只有1家在正常使用,其他4家或彻底不用,或只在晚上用,部分村民反映马桶用多了有异味。

  在一些地方,部分卫生厕所入冬后要“冬眠”。去年12月初,新丰村村民冯万雄家建在偏房的卫生厕所水管被冻坏,灵武市崇兴镇韩渠村村民杨秀兰家位于室外的卫生厕所入冬后也被冻住无法使用。这样不仅没有改变群众的生活习惯,还会影响卫生厕所的使用寿命。

  山东福源设备安装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勇说,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长期不使用,设备中的生物菌活性会降低,影响污水处理效率,需重新投放生物菌,这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分散式无污水处理及改厕也存在使用率偏低的问题。中宁县喊叫水乡石泉村去年分散式无污水处理及改厕130户,因异味较大,全村大部分卫生厕所建在室外。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农户家新装的马桶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户外,部分农户即使为马桶搭建了简易房,也使用较少。

  多种原因导致卫生厕所遭弃用

  卫生厕所“建而不用”有多种原因,首先是使用不当。

  群众反映,分散式污水处理及改厕有异味,他们不愿使用。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运行需由爆气泵供氧,部分农户为节省电费不插电或少插电。打开某农户污水处理设备的配电箱发现,除了没插电,鸟儿还在里面做了窝,这使得污水处理设备无法有效运转,从而产生异味。

  宁夏生态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宋海峰说,功率为25瓦的爆气泵不间断运转每天耗电0.6度,每月用电成本在9元左右,如果设备安装了时间控制开关,用电成本会更低。

  其次,在实施改厕过程中,部分地区为完成任务,不同程度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

  宁夏农村改厕主推主房室内水冲式卫生厕所,但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农户将卫生厕所建在室外或偏房,到了冬天便无法使用。集中式改厕前期把关不严尚可后续完善,而分散式改厕把关不严后续纠正难度较大,进而影响卫生厕所使用寿命。

  第三,冬季低温、缺水也是宁夏部分地区分散式改厕使用率偏低的重要原因,石泉村便是典型代表。

  尽管在改厕时加装了储水桶,但由于低温、缺水,石泉村新建的卫生厕所在冬天基本闲置。村民洪亮说,村里自来水不稳定,大家现在还在吃窖水,用自来水冲厕所确实有点舍不得。因离得远,提水冲厕所比较麻烦,加上冬天天冷,新厕所用得少。

  随着农村改厕的持续推进,改厕体量越来越大,农村改厕暴露出的后续维护问题逐渐显现,这在由一家一户自己维护的分散式改厕中表现更为明显。

  部分基层干部反映,分散式改厕虽然前期省钱,但后期维护是个大麻烦,除了插电问题,卫生厕所的吸渣、生物菌的投放由谁来做以及怎么做等问题也未得到很好解决,一旦后续维护做不好、使用体验变差,部分老百姓可能会弃用。

  严标准强运维,提高改厕质量

  今年宁夏将改造建设农村卫生厕所15万户,如何提高使用效率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针对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基层干部群众认为,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农村改厕要质量先行。

  可适度提高集中式改厕的比重。分散式改厕成本低但后期维护成本高,运行中不可控因素较多,使用寿命不及集中式改厕,要适当提高集中式改厕比重,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金。

  基层干部认为,除了对“空心村”加以限制,农村改厕要在基础设施方面严格要求,对于室内不具备改厕条件的农户应在条件具备、技术成熟后实施,不能为完成数量而牺牲质量。

  同时,要加强改厕的后续运维管理。随着农村改厕的量越来越大,运维管理已迫在眉睫。吴忠市利通区建设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马伏军等人建议,成立专业服务公司负责农村改厕的运维,并对不成熟的技术进行整改,用技术手段解决污水处理设备断电问题。宁夏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处长杨普认为,农村改厕运维可探索让既有的农村保洁员参与进来,降低运维成本。

  尤为重要的是,引导群众参与到改厕中来。目前,宁夏农村改厕主要由政府埋单,各地不同程度存在“政府干群众看”的问题。灵武市住建局副局长马兰花等人认为,应鼓励群众参与到改厕中来,对自发改厕的给予奖励,调动农民的智慧,让农村改厕更接地气。

  半月世界

  4  深化中欧合作正当其时

  3月21日至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令中欧关系再次升温。近年来,国际局势充满不确定性,中欧关系虽然经历过波折,但总体上保持了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中欧继续深化和发展双方关系可谓正当其时。

  中欧合作默契多

  中欧双方在国际事务多个领域有着默契与共识。

  中国一贯支持和维护以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为基础的多边主义,欧盟亦是多边主义的捍卫者。面对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浪潮,中欧领导人多次表示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要努力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

  中欧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展现出理念的一致性和行动的协调性,成为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关键引导力量。中欧在污染防治、绿色节能产业及碳市场等方面已经取得丰硕的合作成果。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日益成为中欧合作的新话题与新亮点。欧洲许多国家都是“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重要节点。2018年葡萄牙成为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的欧洲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互联互通计划让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破万,比雷埃夫斯港成为连接亚洲与欧洲海运与陆运的关键转运码头,塞尔维亚、波兰、匈牙利、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捷克等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因“一带一路”建设而加速前行。

  中国始终重视对欧关系

  中国始终把欧洲放在对外关系的重要位置,一贯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盟的自强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出访欧洲,今年更是将首次出访目的地选择在欧洲,充分体现出中国对欧洲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至今,中欧已成功举行了20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和7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双方会晤的议题已经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安全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高级别战略对话、经贸高层对话和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三大支柱,为中欧之间提供了可靠的沟通平台。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的建设,反映出双方的合作不但领域愈加宽广,而且更着重顶层设计,在构建战略性的长期稳定关系之路上不断前行。

  变局之下应增强互信

  在世界大变局中,中欧关系也不时受到一些干扰和影响,面对这些不和谐声音,双方更需加强政策对话与分歧管控,以实现互利共赢。特别在双方关切的经贸领域,更应如此。

  一方面,欧盟需谨防经贸问题的政治化,放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减少对进口中国产品、服务的顾虑和无端猜疑。保持欧盟投资市场开放,减少和消除投资障碍和歧视性壁垒,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公平、透明的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中国也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市场的开放度和包容度,更好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进口更多优质欧洲商品。中欧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具有资本、技术和市场上的互补优势,合作潜力有待继续深入挖掘。“一带一路”建设为中欧释放新的合作潜力提供了机会,更多欧洲沿线国家的加入,将使欧亚互联互通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效对接,为中欧人民带来切实的收益。

  中欧在支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倡导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拥有共同语言,双方应继续携手改善全球治理,在世贸组织改革、应对气候变化、防核扩散、叙利亚等全球与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机制性磋商与协调。中欧历史、文化、国情、发展水平不同,出现不同观点和摩擦很正常。但只要中欧稳住政治互信的基础,在理念共享和经济互补性长期存在的大前提下,双方秉持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中欧关系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发挥“压舱石”作用。

  基层治理现代化

  5  你报上来,我推下去,问题依旧!谨防基层治理陷入“空转”

  在基层治理中,遇到难题怎么办?最佳方式当然是上下级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把问题解决好。但在部分地区、一些单位存在一种怪现象:遇到难题,从下往上级级报,请示、汇报、送审;领导也不想、不敢找事,虽然从上往下层层批示,但多含糊其辞,并不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如此“文来文去”,请示、批示循环几轮,基层治理陷入“空转”。基层干部群众感叹:知否知否?问题依然如旧。

  棘手问题,你报上来我推下去

  南方某县的一处湖面,历年来都是采砂区,采砂权早年也被拍卖给企业。前年,地方环保督察后,采砂被叫停。不料,随着生态环境部提出制止环保“一刀切”现象后,采砂企业往省里和市里上访,认为是县里“一刀切”,要求对簿公堂,获得赔偿。

  市里有关部门批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县里收到指示后,一筹莫展,当初关停也是落实上级指示啊,现在怎么办?想来想去,不敢自己做主,只能往上报,请上级界定是否属于“一刀切”。市里收到请示后批示,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规要求,做好环保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

  接到踢回来的皮球,县里又开始新一轮“击鼓传花”,通过市里请示省渔业部门,请求能否对部分水面调整规划,用于合法采砂。省里不同意,但等信访问题再次出现时,还是要求地方自己处理好。

  如此这般,请示、指示往复循环,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多名市县级领导说,近几年报上来等待签批的材料明显增多。

  一名县长告诉半月谈记者,以前每天十几件待批件是常态,现在几十件是常态。很多报上来的材料中,下级部门以及分管工作人员的建议少了、带有思考性的意见少了,一级级签了三四个名字,但每一个人的意见都是“请XX审定”。他说:“有些情况,相关部门和分管人员原本是最清楚的,但不敢做决定、不愿拿主意、不想承担责任,直接一层层上报,上级单位怎么定?”

  多名基层干部认为,这种推来推去的事情,一般都是比较棘手、政策边界把握不清、权责界定不清的工作。请示、批示转了一大圈,就是落不了地,问题还是问题,有些矛盾因为延误而激化。“个个都是‘二传手’,没有主攻手,‘空转’背后潜藏风险。”一位基层干部说。

  问诊“空转”,难在四大病灶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空转”其来有自。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当下乱作为少了,但不作为、慢作为不易根治,在一些地方甚至有抬头趋势。“人人经手,但人人不解决”的治理“空转”现象,就是一种表现。而究其原因,主要有四大病灶。

  ——部分干部缺乏斗争精神,不敢担当。

  广西行政学院教授凌经球认为,一些棘手问题延续多年,背后有复杂的人际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肯定要触及某些人的利益。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或是不愿得罪人、或是抱“新官不理旧事”的心态,或是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问题视而不见、搞整改避重就轻,甚至导致旧问题未除、新问题又发。

  ——政策界定不清,职责切割不清,各级权责不匹配。

  有专家表示,一方面,由于政策界定不清,导致部分工作存在争议,各级拿不定主意,确实在客观上导致了“空转”。另一方面,基层行政体制存在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的问题,部分工作存在上下级之间职能交叉、职能重叠,一旦出现问题,各级推诿责任。尤其对于乡镇一级来说,责大于权,既缺乏解决问题的手段和能力,也影响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难以避免把责任往上推。

  ——利益关系牵扯,部分干部推卸责任,甚至主观上助推“空转”。

  去年,南方某地发生一起环保事件,该问题由来已久,省里相关部门多次推动,还派人到现场督办,但现场执法必须依靠县、乡镇来开展。由于部分基层干部与违法分子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工作长期难以推动。

  ——问责泛滥,追责不切实际,趋利避害导致各级推责。

  南方一市某局办公室主任说,过去对某些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待批件,自己做主签了,不必事事上报领导。但是,去年自己因某个间接问题被处分,问责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及时报告上级领导。他说:“从这之后,所有处室都不敢自己做决定,所有文件都要往上送给领导,我以前每年自己签字的100多份文件,现在全部送给局领导批示。”

  中部某省一名副县长前期牵头推进一项工作,部分下属提出有难度,不敢担责。副县长说“依法依规推进工作,有问题我来担责,你们放手去做”;下属说“万一出了事,你是县领导,最终还是我们被追责”。这位副县长叹一口气:“最终我让他们写报告,我签字同意,以后责任我来担。但很显然,不是所有县领导都会这么做。”

  理顺权责关系,落实容错纠错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空转”现象严重影响改革效能,亟待整治。

  一是责任必须强化,基层反腐要进一步深入推进。

  凌经球认为,针对思想根源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对不依法履职、不勇于担当、导致治理陷入“空转”的干部,要依纪依法依规处理。

  二是理顺基层权责关系,理顺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陈文胜认为,当前基层治理中,“超负荷运转”和“空转”并存,很值得思考。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治理体制的矛盾。一方面,要理顺各级权责关系,要适当放权,让基层权责匹配;另一方面,要理顺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有的问题光靠行政权力难以推动,应该借助市场和社会的活力。

  三是容错纠错机制必须切实建立,增强操作性。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当前部分地区已在探索容错、免责制度化,帮助基层干部减轻“问责焦虑症”。但基层反映,其中部分细则表述偏虚,需要更具操作性。有干部提出,可以借鉴部分地区施行的“党员积分绩效制”,对平时的工作履职进行积分,而一旦出现工作不到位,只要不是违法违纪违规,就可以考虑核减相应积分,不必动不动就问责处分。

  6  “空心村”只有搬迁撤并一招?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60%左右,在可预期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口转移到城市,不少村庄将变成“空心村”。如何看待“空心村”的功能,规划“空心村”的未来?

  在乡村振兴规划中,村庄被分为聚集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四种类型,“空心村”多不属前三者,等待它们的命运一定是搬迁撤并吗?这是当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亟待回答的问题。

  一个典型“空心村”的日常

  地处闽西南地区的武平县将军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根据笔者2019年春节期间的调研,该村共有户籍人口1342人,1243亩耕地,但村庄的常住人口只有120人。

  留守村庄的主要包括三类村民。一是老弱病残户。村内的五保户和低保户,以及绝大多数贫困户基本上都还留守村庄。他们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几乎不可能脱离村庄。二是“中农”。村内有十余户的中坚农民,他们通过流转土地和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了百香果、灵芝、脐橙等经济作物。这部分农民大都有能力城镇化,且基本上都在集镇有房,但他们愿意在村庄发展,且看好村庄的未来。三是半工半耕户。有部分村民实行“一家两制”,部分劳动力在集镇的工业区上班,部分劳动力则在村里务农。这部分农民大多处于未确定的状态,如村庄产业发展得好,或许就成了“中农”;实在不行,放弃村庄到集镇务工,倒也不算是一个坏事。

  目前而言,村庄之于留守村庄的村民,既是一条退路,也是一条发展之路。一方面,无论是弱势农民,还是半工半耕的农民,抑或是“中农”,其实都把村庄当作一种生活保障。另一方面,正因为有部分村民离不开村庄,需要将村庄作为保障,也给村庄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将军村发展了脐橙、食用菌和百香果三大产业。脐橙基地已有1000亩。虽然90%是外地老板投资的,但在吸引部分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带动了部分“中农”跃跃欲试。食用菌厂是几个村民合股投资的合作社,这几年的利润保持在每年100万元左右,吸引了30多个村民就业。灵芝产业则主要由3个“大户”支撑,每年种植6万袋左右。平常主要是“中农”自己管理,个别生产环节需要请工。另外,村里还有一个小型竹器加工厂,有十余个工人。这几个产业基本上吸纳了留守村庄的所有劳动力,一些特殊时期还会出现用工荒。因此,留守村民虽有经济分层,但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差,收入稳定且可持续。

  人才振兴和集体经济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空心村”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或自生自灭的村庄类型,恰恰相反,它仍然发挥着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那么,在实践中,“空心村”如何来实现其独特作用的呢?

  一是人才振兴。事实上,在人口城市化的背景下,在农村,尤其是“空心村”实施大规模的人才振兴是不现实的,也是没必要的。在“空心村”,只要保持最低限度的人才供给,能够保持村庄秩序,并留存一些发展空间,就够了。将军村现任领导班子的5名成员,年轻而有活力。除文书)也是村医)和妇女主任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外,其他基本上都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其中,村支书和主任都是返乡大学生,另一个支委则是复员退伍军人。而今,村支书和复原退伍的支委都下决心扎根村庄,各自承包了十多亩耕地种百香果。他们在村内都建有不错的楼房,亦打算合适的时机发展民宿。

  村干部扎根村庄很重要——只要他们扎根了,留守村民就有了定心丸;而外出的村民亦会对村庄寄以希望。

  二是集体经济。将军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26万元左右。最大的收入是上级下拨的生态林管护费和护林员工资,村集体可以统筹使用。另外,村委会通过发展竹山,承包给村民,每年有7万元左右的租金;对村内的小水电、土地流转等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不仅留得住人才,村级组织可以正常运转,村干部做公益事业也有了底气,每年都会做一些“事业”。在做“事业”的过程中,不仅服务了群众,还树立了村级组织核心作用的地位。

  “空心村”也可以有活力

  将军村的做法非常简单,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取得了意外效果。

  一是村落复兴。人们想象的“空心村”都是人去村空,断垣残壁,但在将军村,人去村空是事实,断垣残壁却未发生。最近几年,每家每户都有意识地保护修缮老屋,大多数土瓦房都换上了琉璃瓦。一些比较大型的祖屋,如“华山别墅”“司马第”,族人们还自发捐款修葺一新。每年过年时,绝大多数已经搬迁到城里的村民,还会专门回去贴春联、祭祖。在这个意义上,哪怕平常“空心”了,但将军村作为村民的精神家园,还完整保留着。

  二是社会建设。非常有意思的是,将军村虽然“空心”了,但村落社会和文化却保持完好,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有新发展。2015年1月,将军村利用上级支持的6万元建立了慈善协会,当年就撬动了村民捐资34万元。这几年慈善协会运作良好,每年给60岁以上的村民发福利,以至于村里形成了过“老年节”)重阳节)的新习俗;还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奖学金,家长因此感到荣光。现如今,慈善协会的资金规模已经有37万元。负责人说,主要是他们没再发动群众捐款,否则规模肯定会增加不少。这些资金,基本上都贷款给了本村的“中农”发展产业——贷款严格按照银行的规则发放,还要求有3个担保人,至今未出一笔坏账。慈善协会虽小,却意外地成了链接村民的一条纽带,外出村民关心留守村民的生活,“中农”也把“老人钱”惦念在心。

  客观而言,将军村的发展效果,一方面得益于村两委在村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亦得益于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这几年政府投资进行交通、水利、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潜移默化地重塑了将军村。比如,有了土地平整,建设脐橙基地才有可能;有通村公路,村民才会有在村里留一个根的强烈愿望;有了水利建设,村容村貌发生很大改变,部分村民才动了发展民宿的念头。

  值此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关键时期,需要对全国数量庞大的“空心村”做准确的判断,尤其不可一刀切地搞搬迁撤并。一个有活力的村庄,并不见得要多么的“强、富、美”,关键是要与现代化的进程相匹配,适合不同类型村民的需求。

  教育改革进行时

  7  一位北京名校教师的思考:公立学校为何不如民办有活力

  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是我国教育制度下相互补充的两股教育力量。从孔子时代起,私学就是官办学堂的有益补充,有些书院性质的私学更成为了流芳千古的文化圣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民办学校凭借着课程灵活多样等特点显现出了持续的活力,以至于在许多人看来,公立学校似乎不如民办学校有活力。但为什么呢?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教师有活力,学校必然有活力。我们从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第一,民办学校的高工资正吸引着公立学校教师纷纷跳槽。随着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的改革,体制内外的鸿沟逐渐填平,原先体制内的诸多福利正在降低其吸引力,而民办学校的高工资对于一些有硕士学历的青年教师,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那些特别有经验、40岁到50岁左右的教师,在家庭经济压力的影响下,也很有可能考虑去民办学校。就北京而言,小学教师税前一万三四的工资和民办学校税前两万二三的工资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造成的吸引力,绝不可小视。

  第二,民办学校分工细致,教师主动性积极性更高。民办学校教师分工更为清楚合理,工作交叉的部分少,减少了相互推诿和扯皮的可能性。另外,教师多做一项工作就会多一份收入,这种随时的正强化对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公立学校职称评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在公立学校,教师工资的决定性因素是职称。职称本来是用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指标,然而,由于高级职称数量有限,所以一些无望得到高级职称的教师索性放弃这种追求。结果是只有少部分优秀教师在努力追求职称,而更多的普通教师则可能停留在中级阶段失去了工作积极性。

  第四,公立学校非教学任务占用教师不少精力。在公立学校,各种培训、检查、评比、上传信息、扶贫下乡等众多非教学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耗费了教师的不少精力;而民办学校可以跳出人员编制的束缚,有人专门负责这些工作,老师可以不操心这些非教学任务。

  第五,公立学校人事管理模式容易使教师产生倦怠心理。目前公立学校少部分老师不仅没有发挥其丰富的经验带动作用,反而凭借年龄和资历推掉一些工作任务,无形中影响了年轻教师的活力。同时,公立学校的人员流动比民办学校更为困难,这也是催生倦怠思想的温床。

  第六,求安求稳思想致公立学校教师活力少。社会上流行“找一份教师的工作,既安全又安稳”的说法,也确实有一部分人选择到公立学校当老师就是图个安稳)绝对不是全部,有更多的老师在非常敬业地工作)。既然一开始求的就是安稳,那么其活力很有可能不如民办学校的老师。

  时政·财经

  8  “热闹一两天,冷清大半年”——节会经济虚热观察

  办节会,不仅赚钱,还能赚吆喝。近年来,一些地方的节会经济持续走热,有的甚至提出“县县有节、四季有节”的口号。然而,这条看似让地方产业发展立竿见影的路径,正让一些地方陷入犹豫徘徊。时至今日,难以助推产业发展的地方节会,也面临转型的选择。

  “节会热”一度释放巨大红利

  过去,一些优质农产品和田园风光因“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卖不出好价、打不响名气。但在脱贫攻坚、全域旅游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等推动下,那些率先“吆喝”起来的地方,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举办节会带来的红利。

  湖南安化是我国著名的“黑茶之乡”。过去,黑茶主要以边销茶的形式销往少数民族地区。2007年,全县黑茶产值仅1亿元,但自2012年连续举办了几次黑茶文化节后,这一数字在2018年达到180亿元。

  湖南靖州从2014年以来,每年都举办杨梅节,曾经烂在地里也卖不出去的杨梅变得供不应求,价格也从过去每斤一两元涨到每斤10多元。“2014年前,全县没有一颗杨梅通过互联网卖出去,现在全县杨梅产值已达到7亿元,每年发往外地的快递数量超过70万件。”靖州县杨梅促销办主任戈孝清说。

  湖南南县在2017、2018年“无中生有”举行了两届涂鸦艺术节,让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的南县“一炮而红”。“涂鸦节之后,破天荒地接待了10批港台投资商。”南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邓超说,节会期间的集中签约起到了“以商带商”的叠加效应。

  节会综合征日益凸显

  最近一两年,地方的节会情结开始变得微妙。大家清楚办节对产业持续发展并非一劳永逸之计,但又很难抵挡节会红利的巨大诱惑,都抱有“不办就是傻”的心态。过多过滥带来的审美疲劳、各自为战阻碍产业整合、效益递减导致的难以为继等,让节会综合征日益凸显。

  你方办罢我登场,节会过滥尽显疲态——中部地区某宣传部长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加入一个宣传部长群,里面几乎每天都有节会广告。“大部分品位不高,流程雷同。”该宣传部长说,有的地方节会打包给第三方后,已经形成“领导讲话加文艺演出”的固定模式,让人审美疲劳,也造成一种地方政府热衷办节、铺张浪费的印象。

  你能办我也要办,低水平竞争制造内耗——相距仅几十公里的甲地和乙地同属中部某市州,同盛产某一水果。但甲说乙产量小,乙说甲不正宗,尽管各自的水果节前后脚举行,但从未考虑整合。甚至在宣传上彼此都想压过对方一头,最后不得不由市里出面调解。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这种现象在全域旅游概念推出后尤其明显。某区县刚推出“水上运动节”,另一个区县马上又来一个“湿地旅游节”。“省里规划是以整个区域为单位统筹部署的,这种各自为战、你争我夺的做法相互消耗,对形成品牌效应也是巨大伤害。”一名地方干部坦言。

  “热闹一两天,冷清大半年”,基础不牢缺后劲——中部有的县级政府提出“每年至少办一个大型节会”,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辐射带动作用有限,造成“举全县之力办节,响动还出不了一个村”。

  南县创新示范区工委书记秦琴说,在去年举办第二届涂鸦节时,已经感到有些创意匮乏,后劲不足。幸亏这两年县里主打绿色生态的“虾稻米”获得国家地理标识称号,才找到一个实实在在的产业支撑。

  节会热还需更多冷思考

  “想通过办节促进产业发展,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由谁来办?办给谁看?——必须要由市场主体或行业协会来办,也必须办给市场和消费者看。”安化县茶叶办主任肖伟群说。

  其实,宣传方式多样,不止办节一种。湖南某县畜牧水产局局长认为,一场节会办下来,花费少则数十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如果没有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绝不可能长久。湖南洪江市文广新局局长张卿荣说,通过一些新媒体和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效果不比办节差。

  湖南省衡东县副县长刘敏介绍,当地近年来举办土菜文化节、旅游文化节,发动老年人艺术协会、旗袍协会等民间组织参与文艺表演。邀请非专业文艺爱好者创作节会歌曲,让每个乡镇组织火炬传递活动,并在本地自媒体上进行推介。这激发了基层活力,让人们对节会更有参与感、认同感。

  比该不该办节会这一问题更需要回答的,是如何真正培育好节会经济背后的地方产业。基层干部反映,当前一些地方办节同质化,正反映出这一区域相关产业没有龙头企业的现状。因此,政府既要培育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也要适时对行业进行指导,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

  科技·文化

  9  科研人员创业还有哪些“紧箍咒”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兼职或离岗创业。过去一年,为科研人员“减负”与“减缚”更成为鼓舞科技界的最大利好。当两方面政策红利叠加,有心把成果带向实验室外更广大天地的基层科研人员切实感受如何?在政策落实阶段,还有哪些“紧箍咒”困扰着他们?

  一池春水渐已暖

  “国家鼓励创新创业,让科研人员有更大自主权,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这几年感受到很大改变。”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宜伟在2018年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成立了一家开发弹性电子器件及可穿戴设备的高科技企业,科研人员创业团队占股84%,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占股16%。

  “以前科研人员聚在一起的时候,喜欢谈项目、文章和‘帽子’,现在大家会更多地谈行业的难点问题和技术的潜在价值。”刘宜伟说。

  两年前,浙江大学5位学者的12项专利成果作价3000万元入股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分享成果转化股权70%的奖励,一时成为浙江科技界引人瞩目的新闻。该团队负责人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杨灿军介绍,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就在实验室成果的基础上研发出“水下观测网水质监测系统”,在地方水污染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这几年的政策出台,教师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高了很多,很多老师来咨询相关问题,不少人的筹划已经具体到细节。”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直属党总支书记张丽娜说。

  “最后一公里”存险情

  不少科研人员表示,政策的暖意他们感受得到,但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还存在一些险情和陷阱,有些失之模糊矛盾处仍困扰着他们。

  “怎么确定一项成果究竟值多少钱?这仍然是个难题。”浙江大学科研院成果知识产权部部长李寒莹说,评估环节战线如果拉得太长,会直接影响到知识产权的时效性,令其价值受损。

  科研人员带着“身份”创业,固然方便树起让业界心动的招牌,在开张前却也给自己带来不少难题。对很多审批手续来说,科研人员的身份都属于“例外”乃至“意外”,办理程序还不清楚,大家只能一个个单位、部门去协调。

  “今年,在我们的努力下,技术转让递延纳税终于在地方税务部门备案成功了,让大家不必再为只要成果一转化马上就得缴纳20%的税而苦恼,可以等到真正产生价值之后再去交税,多少算个令人欣慰的消息。”张丽娜说。

  此外,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一些科研人员仍然担忧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到底“有没有用”。“创业能不能算入工作量、纳入考核?失败了是不是几年的绩效也得搭进去?一个创业项目等于几篇核心期刊,几个国家课题?如果创业没法真正与职称考评机制合理衔接,敢于迈出这一步的科研人员还不会很多。”浙江一所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说。

  部分高校对于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创业又有不同的顾虑。高校管理者担心的是,教师创业毕竟不属于高校的核心职能,有教师离岗创业,校方虽然可以再招人,但这样的教师很多是学校迎接各种评估倚重的能人,走了之后学科建设留下的空白谁来填,校方无形中增加的考核压力怎么破?

  “紧箍咒”如何变为“迎宾曲”

  科研人员投身创业,这一创新活力与市场活力的合奏到底该如何指挥?科研人员普遍期待,激励政策规定更细致,落实更到位,让“紧箍咒”变为“迎宾曲”。

  “要想让科学家享有更多不打折扣的创业自主权,上要有顶层设计,下要有部门合力。”张丽娜说,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如何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价值判断程序,扩大税收优惠范围,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获得感”,都是亟待解决的细节问题。

  在政策执行上,要对不同类型创业项目分类指导,对有前瞻性的创新创业项目,尤其要在提升其抗风险能力上做出具体安排。“比如创投基金可以一部分投入较成熟的、很快就能有造血能力的项目,一部分投入具有一定风险的高端科技创业项目。”刘宜伟说。

  此外,还需落实科研人员考评体系改革,推动“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如浙江大学已经尝试增设应用推广型教师岗位,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则着手以研究和工程系列“两分开”考核不同的科研人员,工程系列考评重心放在科研人员在承担的转移转化项目中所做的贡献、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还有科研人员认为,要强调高科技创业在国家“双创”乃至“三创”大计中的重要位置,营造社会价值导向,为投身创业的科研人员打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只有创造出一个平等的发展环境,人才才能真正放开手脚、发挥所长。”
民生·社会

  11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小慢车”!

  曾几何时,绿皮慢车是我们出行最鲜活的记忆。在今日高铁四通八达的时代,你可知道还有许多山区老区的群众仍在期盼一列列“小慢车”的驶来?在陕西,多条线路的绿皮慢车不断开发贴心功能,对接百姓所期所盼,把车厢变成了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平台。

  这里的慢车有啥不一样?

  “我们准备了社火、舞狮等文艺节目,欢迎大家到6号车厢一起提前闹元宵!”2月18日是农历正月十四,在从陕西宝鸡开往甘肃平凉的6072次“慢火车”上,列车长谷雨欣正挨个车厢招呼旅客。收到邀请后,大家纷纷向6号车厢走去。

  车厢内,大红灯笼和具有民俗风情的摄影作品充满节日的喜庆,最受欢迎的还属社火表演。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十四名“小关公”和 “小穆桂英”身着社火服饰款款走来,紧跟其后的是两只摇头摆尾的“狮子”,忽直立、忽跳跃、忽打滚,引得乘客竞相拍照叫好。

  这场活动是由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宝鸡陇县文化广电局联合举办的。

  “小慢车”的变化不仅出现在这趟列车。为了丰富“小慢车”功能,服务更多贫困地区百姓,近年来西安局一步步加强对“慢火车”的改造。

  比如,被称为“秦岭最美小慢车”的6063次列车上,西安局特意设立了一节可供阅读学习的“通学车厢”,座位是经过改造的,书本是精心挑选的,这给很多山区学生的上学路增添了读书之趣。此外,还有“务工专列”“采棉专列”“火车集市”……

  和老乡贴心的“小慢慢”

  对于许多慢火车线路经过的地市,尤其是贫困地区来说,火车不只是交通工具,还是激发当地经济活力的希望。

  从西安开往榆林的7005次列车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小慢慢”。列车行经蒲城、富平、澄城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一直是老乡外出探亲务工的首选交通工具。家住延安洛川县杨舒乡南湾村的马铁锁说:“我们南湾村一共有2000多亩苹果园,每年要招4次工,这趟车票价便宜,服务又好,我每次带工人来干活都坐这趟车,已经离不开了。”

  老乡离不开的“小慢慢”,怎样更好地帮助老乡?7005次列车列车长马艳伟说:“2017年以来,我们的‘小慢慢’设置了惠民助农主题车厢,把老乡们卖的小米、红枣、苹果等土特产的信息都写在告示板上,并留下电话号码,这样,就能帮助老乡更好地把自家的出产销往各地。”

  宁强县大安镇副镇长罗义文说:“镇上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多亏‘小慢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实在的平台,不管是扩大宣传,还是实际销售,起的作用乡亲们都看得见。”

  车虽慢,回应老乡需求并不慢

  在8361次绿皮火车上,西安局专门加挂了一节车厢,改造为“火车集市”,活鸡、香菇、木耳、腊肉都被摆上了车,沿线群众可在列车上进行农产品交易。

  登上“火车集市”,半月谈记者发现,其实集市设计颇为讲究。车厢一侧是放置背篓及大件物品的置物区,为了行车安全,还装上安全带以便固定背篓;另一侧则是农产品区,地板上设计了防滑纹路,防止乘客摔倒。每天运营结束后,还会有人专门清扫和消毒。

  谈及开行“火车集市”的原因,参与设计改造的西安局集团公司汉中车务段党委副书记陆明回忆,乘坐这趟车的很多老乡要赶集都得带着货物走漫长的山路,分享信息对他们来说,还不算真正解决了困难。陆明和他的团队多次和老乡聊起他们的需求,得知很多人希望借着火车上人多的优势,直接在车上做买卖。汉中车务段将这一情况反馈给西安局,经过近半年的设计、改造,2018年年末,“火车集市”终于正式开行。

  西安局集团公司客运处处长王建林介绍,西安局长期以来的口号是“您的出行有我西安局”,老区群众的实际需求,就是“小慢车”服务改进的方向。车虽慢,回应老乡需求不能慢;车虽慢,但坐上慢车的乡亲们,可以尝到好日子提速的味道。


  生态·健康

  10  新体系如何收编“拾荒大军”

  熟悉的收废品吆喝声在城市里听到得越来越少了。非正规的“拾荒大军”一度是城市回收体系的主力军,如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正在逐渐萎缩,而城市的垃圾量却在上升。新的回收体系怎么构建?新旧体系又该如何相处?这是城市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拆违高房租,“拾荒大军”在萎缩

  城市“拾荒大军”多年来一直都是城市回收体系的主力军。他们是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收废品的人,一般有固定的活动区域。居民跟他们很熟悉,一个电话过去,他们就会上门来收。可乐瓶、大的矿泉水桶、废报纸、废纸板、废家电,他们都能处置。

  “废报纸1块钱1斤,我卖到回收站是1块两毛五;废纸板便宜一点,回收价格在5毛钱左右,我卖到回收站7毛。基本上每斤废品赚两毛钱。”在上海长宁区新华街道做废品回收的张丽今年50多岁,是城市“拾荒大军”的一员,在这片区域已经收了近20年废品。大多数时候一天收废品“1000多斤是有的”。

  不过张丽觉得,这几年日子没原来好过了:“道路交通管得严了,周边近点的回收站关了好几个,房租也涨了。”

  据张丽介绍,她收废品的区域,过去有好几家废品回收站,步行距离甚至在20分钟之内,近几年基本都关掉了。如今张丽卖废品要骑电动车到外环,来回两个半小时。”张丽原来住的老公房月租金1300元,随着老公房动迁,搬家后房租涨到3500元,“马上就要涨到4000元了”。

  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一批废品回收站场地不合规、手续不齐全,因属于违法搭建而被拆除。社区也不太喜欢废品回收站,一方面脏乱差,居民投诉多,另外也可能影响区域经济价值。

  “城市的政策、拆建体系对废品回收行业影响巨大。”公益环保人陈立雯介绍,有的大城市废品回收集散被赶到郊区,城内回收链条上的人,今天有地方干活,明天可能就得搬家走人,生存空间缺乏保障。稍微年轻一点的人都离开了这个行业。

  新回收体系遇高成本难题

  城市每天都在产生大量垃圾,有效地将它们分拣出来,对于资源再生、环境治理和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上海市近年推进“两网融合”为城市垃圾回收新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契机。所谓“两网融合”,就是城市环卫系统和可回收系统两个系统的融合。

  长宁区上航新村的垃圾厢房管理员郭元负责厢房管理,检查居民分类结果,同时他也是一家回收企业——上海新锦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的员工,把居民送来的可回收物进行分类。

  “新锦华每两天来小区收运一次废品。废玻璃、干净的塑料袋、牛奶盒等属于低值可回收物,平时收废品的人都不要,但新锦华能收。”郭元说,卖废品的钱都算作他的收入,一个月有1000多块。

  新锦华涉及几乎全品类物品回收,工厂企业一直是他们的主要客户,如今加入“两网融合”体系的建设中。新锦华副总经理孙亚明介绍,居民区的资源回收并不是一个好生意,“一些低值可回收物的价值甚至抵不了运费”。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回收系统“点、站、场”的建立。例如小区的垃圾厢房可作为回收点;原则上每个街道还应建立一个中转站,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郊区各区则至少配置一个集散场。“点、站、场”的定位是城市基础设施,方便企业堆放中转货品,降低物流成本。

  也有一些互联网公司想做资源回收。以小黄狗为例,在上海多个小区放置了智能回收箱,分类回收纸类、塑料、金属、饮料瓶。居民选择投放的物品种类,就可以自助称重积分,积分可提现。居民也可用App和微信小程序预约上门收废品。据小黄狗负责人介绍,已经在上海800多个小区放置智能回收箱。

  然而,新体系的建立并没有那么容易。其中“点、站、场”的选址就是个难题,尤其是中心城区。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想要每个街道选址建500平方米的中转站不容易。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部门介绍,目前“不强求中转站面积一定达到500平方米,只要能实现一定功能就行”。

  互联网模式下的智能回收同样面临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回收箱的箱体很容易填满,需要人及时清理,还需要人短途驳运至堆放点”“一天下来利润覆盖不了人力成本”……

  新旧交汇,拾荒人可纳入新体系?

  新旧碰撞,对于拾荒人来说,面临的更是“何去何从”的问题。

  “城市离不开他们,但也容不下他们。拾荒者游离在正规的垃圾处理体系之外,让可回收物在过去没有任何政府支撑的条件下得到回收。但是城市拾荒者不属于现代的、工业的、城市的企业或者经济部门,也不属于传统的农业,他们没有被纳入社会治理体系。”上海市循环经济协会相关人士表示。

  新体系的建立虽然不够顺利,但更规范的回收体系是大势所趋。“点、站、场系统运营起来之后,可以更好地进行废品流向追踪管理。过去不少废品都流向小作坊进行加工,带来环境隐患的同时,正规处置企业缺少货源,无法做大规模。”田强环保董事长胡喜超说。

  在新的体系里,“拾荒人”的位置如何?

  “我觉得可以‘收编’一些原有回收体系的人,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与居民建立了长期信任关系。可以让他们负责回收点、回收站的运营。”胡喜超说,“包括一些无法获得资质的回收站,我们可以先把管理规范起来。让原来的回收站管理人员继续管理。”

  陈立雯也提议,新体系建立的同时,要考虑利用原有的回收体系。“废品种类之多无法细数,仅硬质塑料就可以分出几十类。精细分类是废品再生利用的基础,这也是原有回收体系最大的优势。重建一套排除民间群体的废品回收体系将浪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但“收编”不是随便挂名,怎么“收编”要从长计议。一个废品回收站的责任人表示,对于回收站的“收编”来说,要警惕简单挂靠方式和公司名称的表面变化,“真正实现经营权的转移变化很难,需要双方经营思路和理念的磨合”。


提高申论成绩个人觉得,主要学习方法就是看《半月谈》简单,直接,更多内容可以持续关注黑马论坛

心比柠檬酸

0

主题

73

回帖

73

积分

科长

积分
73

QQ

心比柠檬酸 2020-3-10 12: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将有最后一次机会参加公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充值学币
秒冲到账永久有效不清空

QQ|QQ客服 : 341422094|问题咨询 / 信息举报 / 侵权删帖|网站地图|公务员论坛 |

GMT+8, 2024-12-22 13:29 , Processed in 0.1187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